1990年9月7日,第七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五次會議審議通過《中華人民共和國歸僑僑眷權益保護法》(以下簡稱《僑法》)。它是中國第一部以歸僑僑眷為保護對象的專門法律,既是中國特有的,也是在世界其他國家難以找到的?!秲S法》為各級僑務部門在維護僑益、服務僑胞過程中提供了有力保障。30年來,這部法律的頒布和實施在海內外僑界產生了廣泛而深遠的影響,也帶動了我省僑務法治建設的完善,使僑務工作實現(xiàn)了由主要依靠政策辦事轉變?yōu)橐婪ㄞk事,走上了法治化、規(guī)范化、制度化的軌道。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各級黨委、政府和僑務部門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僑務政策,依法維護海外僑胞和歸僑僑眷權益,在促進國家現(xiàn)代化建設、促進祖國和平統(tǒng)一、促進中外友好合作等方面發(fā)揮了重要作用。
健全法律體系夯實工作基礎
30年來,我省陸續(xù)制定或修改了一批與《僑法》有關的規(guī)范性文件。1994年制定的《甘肅省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歸僑僑眷權益保護法>辦法》,標志著我省僑務工作步入法治化軌道。在此基礎上,《關于歸僑退休、歸僑僑眷住房就業(yè)和其子女升學等若干問題的通知》《甘肅省人民政府僑務辦公室華僑捐贈使用管理辦法》《甘肅省散居困難歸僑僑眷扶貧救助實施細則》《甘肅省華僑回國定居實施辦法》等一系列規(guī)范性文件的相繼出臺,完善了僑務政策法規(guī)體系,為進一步推進我省僑務工作提供了法律保障,逐步形成了維護僑益工作的長效機制。
《僑法》頒布實施以來,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將其納入普法內容進行學習宣傳,實現(xiàn)了《僑法》宣傳教育活動經常化、制度化。2014年,我省首個“全國社區(qū)僑務工作明星社區(qū)”在蘭州市渭源路街道蘭州大學社區(qū)掛牌。省政府僑辦在全省設立了21個“僑法宣傳角”、12個“全國社區(qū)僑務工作示范單位”、3個“全國社區(qū)僑務工作明星社區(qū)”,積極推動《僑法》進機關、進企業(yè)、進學校、進社區(qū)、進農村,向黨政干部、歸僑僑眷和海外僑胞以及廣大群眾宣傳《僑法》,在全省營造了知法、懂法、用法的良好氛圍,進一步提升和擴大了僑務工作的地位和影響。省僑聯(lián)也成立了法律顧問委員會,幫助僑胞認清自己的權益,及時提供咨詢和法律援助。
維護歸僑僑眷和海外僑胞合法權益
馬來西亞僑胞馬玉田是蘭州市政協(xié)委員、省僑聯(lián)青年委員會執(zhí)行主席,近年來結合自身工作實踐,深入關注和研究我省參與“一帶一路”建設工作,向省市有關部門提供了許多切實可行的建議,《大舉開拓東盟客源市場 推進甘肅入境游“追趕超越”》《加快甘肅農產品出口馬來西亞》《加快甘肅(蘭州)國際陸港發(fā)展》等得到相關部門的采納或者重視。僑界人士共商國是,為實現(xiàn)習近平總書記視察甘肅時提出的加快建設幸福美好新甘肅,不斷開創(chuàng)富民興隴新局面的目標任務,提出了很有價值的意見建議。
30年來,全省各級僑務部門共受理海外華僑華人、歸僑僑眷涉及經濟糾紛、房屋拆遷、退休待遇、子女升學就業(yè)、生活困難補助、醫(yī)藥費報銷等問題的來信來訪6879件(次),經過有關部門的共同努力,大量矛盾和問題得到了解決,結案率達到97.8%以上。歸僑僑眷和海外僑胞的呼聲和要求得到了重視,維護了僑益,凝聚了僑心。
著力解決歸僑僑眷生活困難
2013年,印尼歸僑許幼蘭收到了金昌市僑辦發(fā)放的歸僑僑眷特別補助金3萬元。這筆經費來源于2011年開始發(fā)放的省財政240萬元歸僑貧困僑眷生活補助金。按照發(fā)放辦法,年滿55周歲的女性歸僑和年滿60周歲的男性歸僑,每人每月可領到300元補助;其他歸僑每人每月補助200元;生活困難的僑眷每人每月補助150元;歸僑僑眷如遇大病、自然災害等導致生活特別困難,由歸僑僑眷本人提出申請,市(州)僑辦在核實情況的基礎上酌情給予一次性補助。歸僑李碧芳也領到了2萬元特別補助金。李碧芳1953年隨父母回國。2013年丈夫和兒子相繼因病去世,她和兒媳及孫子3口人居住在不足20平米的土坯房內,主要依靠兒媳當時每月不足千元的工資生活。當省政府僑辦工作人員到其家中看望時,李碧芳熱淚相迎,連聲表達對黨和政府的感謝。截止2017年,共有2000多名歸僑,4000多名僑眷領到了這項補助金。
為解決歸僑僑眷就業(yè)難問題,省政府僑辦結合實際,因地制宜,開展了貧困歸僑僑眷扶貧開發(fā)工作。先后投入100多萬元,通過舉辦專題培訓班,在蘭州設立“歸僑僑眷下崗失業(yè)培訓中心”,自行選擇培訓課程和培訓機構等方式先后有1000多人得到了培訓,300多人實現(xiàn)了再就業(yè)或自主創(chuàng)業(yè)。為40名自主創(chuàng)辦微小企業(yè)的歸僑僑眷提供100萬元滾動資金,安置了130多名下崗失業(yè)歸僑僑眷再就業(yè)。同時,積極與有關部門協(xié)調,在社會公益事業(yè)崗位安排了部分歸難僑或其子女。
嚴格海外僑胞捐贈使用和管理
近年來,海外華僑華人、港澳同胞共在省內投入項目資金5.5億元,捐贈資金近4億元,改擴建學校500多所,設立教育獎學金8個,資助貧困學生8000余人,捐建“僑心水窖”2000多眼,修建農村衛(wèi)生院27所,為促進我省教育、衛(wèi)生和基礎設施建設等公益事業(yè)發(fā)展發(fā)揮了積極作用。特別是2008年汶川地震和2013年定西市岷縣漳縣地震發(fā)生后,廣大海外僑胞、港澳同胞通過各種途徑給予大力援助,共為災區(qū)抗震救災和災后重建捐贈款物1億多元。2018年12月,“僑愛工程—點亮藏區(qū)牧民新生活”甘肅項目發(fā)放儀式在甘南藏族自治州瑪曲縣舉行,共發(fā)放便攜式太陽能“馬背電視”1200套,價值345.6萬元人民幣,極大改善和豐富了牧民群眾的精神文化生活?!秲S法》的頒布實施在立法層面上對僑捐事業(yè)加強了監(jiān)管力度,海內外僑界人士對公益事業(yè)的捐贈行為得到了更為嚴謹?shù)谋U稀?/span>
同心抗疫共克時艱
新冠疫情牽動著海外華僑華人和國內歸僑僑眷的心。在祖國需要的時候,海外華僑華人踴躍向國內捐贈抗疫物資,全省僑務系統(tǒng)接受海外僑胞捐贈口罩、防護服等價值約45萬元。國內疫情得到基本控制后,3月13日,甘肅省人民政府僑務辦公室向甘肅籍海外僑胞發(fā)布公開信,號召僑胞做好防疫準備,引導僑胞遵守入境地和居住地的要求,配合做好檢驗檢疫工作和防控措施。4月,全省各級僑務部門與海外僑社僑團聯(lián)系,詢問防疫物資儲備情況,統(tǒng)計海外物資需求信息。5月,在中國僑聯(lián)和中國華僑公益基金會的支持和資助下,省僑聯(lián)采購口罩4萬個,制作350個“僑愛心防疫包”,點對點地寄送給美國、加拿大、日本、英國等40多個國家和地區(qū)的海外華僑華人和留學生手中,幫助他們在當?shù)馗玫刈龊脗€人防護,安心學習、工作和生活,平安渡過疫情。海外僑胞感動地說:“非常時刻,我們并不孤單,同心抗疫,倍感‘家’的溫暖”。
“僑”是我國特有的國情,也是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寶貴資源,更是我省經濟社會發(fā)展和脫貧攻堅不可缺少的支撐。貫徹好、執(zhí)行好《僑法》是新時代、新僑情下的重要課題,任重而道遠。我們將繼續(xù)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以凝聚僑心僑力同圓共享中國夢為主題,當好海外僑胞和歸僑僑眷的貼心人,成為僑務工作的實干家,最大限度把海外僑胞和歸僑僑眷中蘊藏的巨大能量凝聚起來、發(fā)揮出來,為實現(xiàn)“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不斷作出新的更大的貢獻。
(通訊員 李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