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水市第21個民族團結進步宣傳月活動開展以來,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按照省上統(tǒng)一部署要求,印發(fā)了《天水市第21個民族團結進步宣傳月活動實施方案》,對宣傳月活動作出了全面部署。今年的宣傳月以“和美隴原,同心筑夢”為主題,通過主要領導發(fā)揮示范帶頭作用,推動各族群眾全員參與,抓住青少年這個重點人群、利用麻辣燙的熱度,廣泛動員、各級參與、全域覆蓋、上下聯(lián)動,在全市范圍內掀起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宣傳教育熱潮。
一把手率先垂范
一是利用重大活動發(fā)出“一把手”的聲音。按照天水市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宣傳教育長效機制安排,4月29日,市委書記馮文戈出席天水市第21個民族團結進步宣傳月活動啟動儀式并講話,要求全市各級黨委(黨組)書記認真履行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宣傳教育工作第一責任人責任,率先垂范,利用宣傳月活動啟動儀式、理論學習中心組學習會議、“百場萬人”大宣講等重大活動,帶頭宣講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加強和改進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教育引導全市各族群眾牢固樹立休戚與共、榮辱與共、生死與共、命運與共的共同體理念。在市委主要領導的示范引領下,各縣區(qū)委書記、各級黨委(黨組)、黨支部書記紛紛跟進,充分發(fā)揮“一把手”的示范帶動作用,利用各類重大活動帶頭開展宣傳教育工作。全市各級黨組織5月份開展了以“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為主要內容的主題黨日活動、各級黨組織書記圍繞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主題講了黨課。在各級“一把手”示范引領下,全市形成了全面動員、全域覆蓋、全員參與、全力推進的宣傳教育良好局面。二是利用主流媒體發(fā)表“一把手”的文章。市委書記馮文戈帶頭撰寫署名文章在《甘肅日報》刊發(fā)宣傳、接受記者專訪并在甘肅電視臺《甘肅新聞》播出。在市委主要領導帶動示范下,全市各級書記廣泛開展“一把手談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活動,各級書記積極撰寫署名文章在《天水日報》上發(fā)表,拍攝宣傳專訪視頻通過天水市融媒體、天水在線、市政府門戶網站等網絡平臺播放。他們結合各自實際,談了對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工作的謀劃部署、認識體會、經驗分享及貫徹落實具體思路舉措。三是利用主陣地提升基層“一把手”的能力。堅持把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教育納入各級黨校主體班次的培訓內容,天水市委黨校、張家川回族自治縣委黨校充分發(fā)揮主陣地、主課堂宣傳教育作用,舉辦了“隴東隴南民族團結進步提升區(qū)”鄉(xiāng)鎮(zhèn)(街道)黨委(黨工委)書記民族宗教工作理論政策培訓班,對“隴東隴南民族團結進步提升區(qū)”四市(天水市、平涼市、隴南市、慶陽市)555名鄉(xiāng)鎮(zhèn)(街道)黨委(黨工委)書記進行了培訓,全面系統(tǒng)深入學習了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加強和改進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關于宗教工作的重要論述,全面提升了片區(qū)鄉(xiāng)鎮(zhèn)黨委書記、街道黨工委書記民族宗教理論政策水平和工作能力。
全社會廣泛參與
一是開展“萬屏點亮”活動。在全市各級機關單位、政務大廳、樓宇戶外大屏、服務窗口觸摸屏、黨群服務中心、金融企業(yè)、銀行、酒店、商場、醫(yī)院、景區(qū)等人流密集區(qū)域電子屏同步播放“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宣傳標語、宣傳片,同步點亮宣傳海報,在公交車移動電視等循環(huán)播放,在公交車、出租車等交通工具的電子顯示屏上循環(huán)播放短視頻、宣傳標語,各族群眾在耳濡目染中有形有感有效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二是開展“百場萬人”大宣講活動。邀請甘肅省社會主義學院講師團來天水開展了黨的民族宗教理論政策下基層“百場萬人”大宣講活動。組成市級宣講團赴相關單位、高校、各縣區(qū)開展了“百場萬人”大宣講活動。各縣區(qū)組成宣講小分隊赴各鄉(xiāng)鎮(zhèn)(街道)、村(社區(qū))、田間地頭、小區(qū)庭院等“最后一公里”開展了“百場萬人”大宣講活動。通過宣講,讓各族群眾深刻理解和把握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加強和改進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關于宗教工作的重要論述。三是開展“民族團結全民說”活動。在全市主流媒體客戶端開設“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民族團結全民說”專欄,集中采訪各領域、各行業(yè)涌現(xiàn)出的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先進典型,以短視頻形式定期發(fā)送,通過群眾身邊先進典型的正面引導,激發(fā)民族團結正能量、傳播民族團結好聲音;在主流媒體和新媒體上分別開設《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專欄,投放全省第21個民族團結進步宣傳月活動宣傳短片,每日投放《中央民族工作會議精神學習輔導讀本》《中華民族共同體概論》專題一期,真正讓黨的民族政策飛入了“尋常百姓家”。
青少年精準滴灌
一是廣泛開展了“十個一”活動。按照市教育局統(tǒng)一安排,宣傳月期間,全市各學校分學段開展了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進校園活動,主要以“十個一”活動為抓手,組織講好一堂爭當民族團結的“石榴籽”思政課、組織一次主題班會、組織一次國旗下主題演講、組織一場知識競答、組織一次征文比賽、舉辦一場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專題講座、開展一次各族學生“手拉手”“心連心”交往交流活動、舉辦一場文藝晚會、召開一次座談會、開展一次談心談話等活動。通過這些活動,持續(xù)推動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教育融入辦學治校各領域、教書育人全過程。二是創(chuàng)新開展了縣域間青少年交流活動。宣傳月期間,我們組織清水縣56名各族中小學生赴張家川回族自治縣開展了“手拉手、心連心”交流活動,集中參觀張家川縣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館、馬家塬車輿博物館、圖書館、科技館,在張家川縣第三幼兒園和阿陽小學開展了“石榴籽一家親·手拉手心連心”主題聯(lián)誼活動,兩縣少年兒童互贈禮物并開展結對認親和民族歌舞表演,通過交流活動,教育引導各族青少年廣交朋友、開闊視野,增長本領、增進認同,促進各民族間更廣泛更深層次的交往交流交融。全市各縣區(qū)青少年學生之間也開展了類似活動,其中天水市逸夫中學、秦州區(qū)解放路第一小學等學校與張家川回族自治縣張棉小學等學校開展的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主題書信、書畫交友交流活動、線上開展同臺主題文藝匯演等活動,在全市青少年中產生了強烈反響。三是探索開展了東西部協(xié)作“手拉手”校際交流交友活動。宣傳月期間,我們充分利用東西部協(xié)作對口幫扶工作機制,與天津市有關學校共敘山海深情,組織天水和天津兩地各族青少年探索開展了跨區(qū)域、互動式、多樣化的交流活動。其中,張家川縣堡山小學與天津市泰達一小共同舉辦的“青少年云上端午”交流活動,引起了網友的熱議,活動以“傳承端午文化,弘揚愛國精神”為主題,通過視頻連線的方式,兩地學生共同誦讀中華經典詩詞、分享端午習俗,在共享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中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另外,武山縣城關鎮(zhèn)第五小學與天津市寶坻區(qū)林海路小學各族學生以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為主題,開展的書信交流活動,也成了兩市各學校復制學習的成功案例。
麻辣燙促進交融
一是開展了“麻辣燙熱、民族風炫、石榴花紅”系列活動。宣傳月期間,天水市策劃開展了“麻辣燙熱、民族風炫、石榴花紅”系列主題宣傳教育活動。在網紅麻辣燙集中的龍城廣場等全國各地游客密集的地方,集中一周時間開展了“紅石榴”特色文藝展演活動,演出過程中,各族游客參與其中,與演員熱烈互動,把麻辣燙熱變成了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盛會、構筑中華民族共有精神家園的生動實踐。天水市創(chuàng)作的歌曲《好客天水歡迎你》唱出了全市各族群眾用一碗麻辣燙,熱情迎接全國游客,促進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生動實踐。在宣傳月活動啟動儀式上,天水市原創(chuàng)主題歌曲《羲皇故里石榴紅》唱響了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最強音。二是舉辦了旅游促進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培訓班。宣傳月期間,天水市充分利用天水“麻辣燙”引發(fā)的旅游熱度,組織舉辦了“隴東隴南民族團結進步提升區(qū)”旅游促進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計劃行動骨干培訓班,“隴東隴南民族團結進步提升區(qū)”四市及所轄縣區(qū)的民委、文旅部門負責同志、重點景區(qū)和博物館業(yè)務骨干113人參加,圍繞“準確把握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核心要義”“旅游促進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案例分析”等內容,組織學員到網紅“麻辣燙”店進行了現(xiàn)場觀摩教學,有效啟發(fā)了學員們利用旅游促進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工作思路。三是開展了選樹“鑄牢”形象代言人活動。宣傳月啟動儀式上,市四大組織主要領導給10位“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形象代言人”頒發(fā)了聘書,這些形象代言人中,有天水“麻辣燙”爆火過程中的網紅大v、“麻辣燙”從業(yè)者、景區(qū)景點講解員、導游等,他們在各自崗位上,利用“麻辣燙”的熱度,大力傳播民族團結好故事,傳遞民族團結正能量。通過他們的示范帶動,推動全市上下形成了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良好氛圍。
(來源:天水市委統(tǒng)戰(zhàn)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