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7日至23日,由全國臺聯(lián)主辦、甘肅省臺聯(lián)承辦的臺灣少數(shù)民族同胞參訪團甘肅行活動圓滿舉辦。來自臺灣原住民族文化經(jīng)貿(mào)協(xié)會的35名臺灣少數(shù)民族同胞先后赴蘭州、張掖、敦煌、阿克塞哈薩克族自治縣等地參訪交流,感悟厚重絢爛的中華文化,領(lǐng)略甘肅獨特壯美自然風光,增進了隴臺少數(shù)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豐富了兩岸少數(shù)民族同胞精神文化生活,展示了甘肅少數(shù)民族同胞的新生活、新風尚、新面貌,有力促進了民族融合互嵌,加速繪就民族團結(jié)同心圓、推動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
合影
這是一次感悟中華文化、堅定文化認同的尋根之旅
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是中華民族的根和魂,是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文化根基。感受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是此次參訪團的重要行程。大多數(shù)成員都是第一次來甘肅,立足具有八千年歷史文化的隴原大地,參訪團成員參訪了甘肅省博物館——《絲綢之路文明》展,體驗了黃河風情線。他們一邊看,一邊感悟,對甘肅燦爛的歷史文化、珍貴的文物古跡、豐富的人文資源表示出濃厚的興趣。
參訪甘肅省博物館、體驗黃河風情線
來自布農(nóng)族的林雅柔在臺灣當?shù)貜氖挛奈锉Wo工作,在甘肅省博物館參訪時,她被絲綢之路文化、銅奔馬和河西一帶珍貴歷史文物所吸引?!斑@里博物館的陳列、講解員專業(yè)的解說以及各式各樣的數(shù)字化互動裝備等都很值得我們?nèi)W習?!绷盅湃嵩趨⒃L過程中不斷將自己的所見,拍攝上傳到社交媒體,她表示自己的很多親朋好友紛紛表示也很想親自來看看。
“中華文化真是源遠流長,極大地堅定了我的文化自信。”來自卑南族的鄭彥軍說,“聽到講解員講到甘肅是目前中國最早出現(xiàn)青銅器的地區(qū)之一,發(fā)達的早期青銅文化和馬匹的馴養(yǎng),促進了經(jīng)濟發(fā)展的同時,也把交流的范圍進一步擴大,在與周邊農(nóng)耕文明、西域文明不斷碰撞、交融的過程中,甘肅成為中國最早接受并傳播東西方文明的前沿地帶。這啟示我們在傳承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時,要以增強文化認同為紐帶,推進中華民族共有精神家園建設,促進各民族精神相依、情感相系、人心相聚、團結(jié)奮進的強大精神紐帶?!?/span>
這是一次重走古絲路、探尋大漠風情的追夢之旅
從蘭州出發(fā),臺灣少數(shù)民族同胞參訪團乘坐高鐵一路向西來到張掖市,沿途不斷變化的風景也讓他們感覺“拍照拍到手機內(nèi)存不夠用”。來到罕見的丹霞地貌與彩色丘陵景觀復合區(qū)的七彩
丹霞景區(qū),夏末初秋,丘陵在藍天白云的映襯下絢爛如畫,臺胞們沉醉在七彩丹霞的壯美景色中。
參觀莫高窟、鳴沙山、丹霞地貌
“第一次見到一眼望不到頭、層巒疊嶂的丘陵,雖然看上去光禿禿的沒有什么植被,但是卻美得很震撼,不親自來看真的不知道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是多么的厲害?!眮碜圆嫁r(nóng)族的全犁忠說,二十年前曾來過甘肅,如今再來,甘肅豐富的地貌景觀和不斷變化的人文環(huán)境還是給了他很多的驚喜。
此次參訪團成員們在出發(fā)前紛紛表示,騎駱駝、看敦煌莫高窟、走進鳴沙山是他們最大的心愿。當愿望達成,來到敦煌的當天,正值當?shù)厣硥m暴天氣,一下車,團員們先被漫天黃沙大風緊緊“擁抱”。
來自布農(nóng)族的毖詠?伊斯瑪哈單?伊思立端張開雙臂,興奮地說:“我們只感受過臺風天,第一次感受到沙塵暴,什么都體驗到了很值得?!?/span>
雖然團員們被沙塵吹得滿身是沙,但當來到敦煌市內(nèi),看到濃厚的絲路飛天文化元素的建筑、沿街的各色小吃、夜市里琳瑯滿目的工藝品以及來自世界各地的游客們?nèi)祟^攢動的場景時,仍興奮不已,雀躍欲試。“就好像導游給我們講的,仿佛看到了當年的敦煌是絲綢之路上貿(mào)易往來、民族融合的繁盛之地一樣。”一眾臺胞們在打卡及挑選商品時表示。
“千百年前打造的佛像和壁畫群,今天人們看到其色彩還是如此艷麗獨特,真的太震撼了?!眳⒂^莫高窟時,來自泰雅族的江智群表示,自己第一次看到九層樓中的室內(nèi)第一大佛,莫高窟如此大型的世界遺產(chǎn)能保留至今還保留得很好,可以想象到一代代文保人員在這樣氣候惡劣且條件艱苦的地方付出了很多努力。
當晚,臺胞們來到鳴沙山,騎上駱駝在駝鈴聲中踏上絲綢之路,感受到了千古風情,看到了在沙漠的中那一灣月牙泉。夜幕降臨,席地坐在沙漠中,沙丘為天然幕布,感受鳴沙山萬人演唱會……
這是一次多民族對話、了解發(fā)展新成就的感悟之旅
帶著很多沒能細細感受的敦煌遺憾,參訪團一行來到了巍峨壯麗的阿爾金山下甘肅省酒泉市阿克塞哈薩克族自治縣。
參訪阿克塞老城、與哈薩克族同胞聯(lián)誼交流
懷著在影視中曾看到的一幕幕景象與現(xiàn)實中的好奇與暢想,參訪團一行來到了“石油小鎮(zhèn)”——博羅轉(zhuǎn)井影視基地,《英雄》《西風烈》《鴻門宴》《天將雄獅》《鬼吹燈--精絕古城》《沙海老兵》等影片,都曾在這里取景拍攝。這里,被譽為“失落的城鎮(zhèn)”,荒涼的砂石街道,廢棄的車骸訴說著往事;電影院門前,空寂無聲,唯有風聲穿過;斷壁殘垣的民居,守望著逝去的繁華。這一切,猶如一幅幅鮮明的畫卷,撞擊著臺灣少數(shù)民族同胞的視覺,喚醒久遠的記憶。
在民族風情園內(nèi),一場民族文化交流聯(lián)誼會將此次參訪行程推向了高潮。各民族紛紛展示了本民族的特色舞蹈和音樂,最后在哈薩克族傳統(tǒng)舞蹈《黑走馬》的歡快樂聲中,臺胞們和當?shù)毓_克族民眾一同載歌載舞。
“當音樂響起,每個人都跟隨節(jié)拍舞動起來,好像沒有地域之分,大家仿佛是一直生活在一起的左鄰右舍?!眮碜脏u族的林憶茹說,臺灣的少數(shù)民族也都是能歌善舞,和哈薩克族的文化交流讓她感到十分親切。
臺灣原住民族文化經(jīng)貿(mào)協(xié)會秘書長、領(lǐng)隊、來自賽夏族的根瑋晨多年來帶領(lǐng)臺胞多次走訪大陸各個省份。他表示,此次參訪團成員首次以老、中、青的組合成團,不同年齡段的成員會以不同的視角去理解和認識當?shù)氐奈幕彩且淮翁貏e的交流學習機會。
“現(xiàn)在很多臺灣人通過網(wǎng)絡去了解內(nèi)陸的文化,很多團員跟我交流表示,親身來到當?shù)兀瑤Ыo他們的意外驚喜和震撼是遠遠超過網(wǎng)絡上的內(nèi)容。這一次能和當?shù)厣贁?shù)民族密切地交流讓團員們也學習到如何將民族文化更好地傳承和保留,對大家來說是一次充實的文化之旅。”根瑋晨說。
參訪西北民族大學、座談交流
行程最后,臺灣少數(shù)民族甘肅參訪團一行到訪西北民族大學參訪并開展座談交流,西北民族大學中華民族共同體學院副教授熱依汗古麗?依碼木圍繞“甘肅與新疆:絲路明珠的自然、文化與振興”主題為大家作專題講座。隨后,參訪團成員參觀了西北民族大學校史館,走進校史館,以“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為主題的展覽吸引了大家的目光。各民族服飾的絢麗多姿、使用器具的巧奪天工、文字的博大精深,形態(tài)各異的錢幣,無不彰顯著中華民族各族人民的智慧和創(chuàng)造力,青年們駐足觀賞,用心感受每一件文物背后的故事,他們被中華民族多元一體格局所震撼,為各民族共同創(chuàng)造的輝煌成就而自豪。
“為了讓臺灣同胞更好地了解大陸民族政策和文化,我們最后一天特別安排這場講座,希望讓臺胞們可以更全面、客觀地了解祖國大陸民族政策、文化的發(fā)展狀況?!比珖_聯(lián)聯(lián)絡部部長任揮說。
此次考察交流活動,以文化為媒,以共情促融,在共同參與中增進隴臺兩地少數(shù)民族同胞相知相交的深情厚誼,在彼此欣賞中加深兩地相親相融的互動交流,在“潤物無聲”中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隴臺兩地雖相隔千里,卻隔不斷民族情誼,山水有相逢,來日皆可期,兩地少數(shù)民族文化考察交流之旅才剛剛啟程……
(來源:省臺聯(lián))